优秀校友风采展示 | 19级毕业生李冠豪: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发布日期:2025-03-20   供稿人:王寿铭   浏览次数:413

推免至

浙江大学金融专硕

专业成绩平均分93.39

连续三年专业成绩第一

连续三年获得勤朴学习优秀奖

一项国奖,两项省奖

德国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暑期交换生

参与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的实习项目

进入FS国际咨询服务部

发展金融咨询人才储备库

他是泰隆金融学院1903班的李冠豪

 

做时间的管理者

  这四年,是笃学慎思的四年。进入商大,他迅速在学习和生活间建立平衡,拿到了金融工程学(II)100分,R语言在金融中的应用100分,微积分 I(上)100分,金融时间序列98分,金融风险管理97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II 96分,六级576分等优异成绩。

  “学习和生活常是多线程任务,我会根据重要性排列出优先级,并将目标拆分成子目标,提前进行规划,根据完成的实际情况和理想的情况对比,动态调整。”

  他熬过凌晨三四点的黑夜,也见过清晨五六点的阳光,学业的繁重也没使他放弃自己的爱好。在平时压力较大时,他会选择运动来放松身心,汗水与多巴胺不仅可以缓解压力、强健体魄,还有助于迸发出新灵感、新想法。对于另一项爱好——围棋,则帮助了他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努力尝试;棋中的“大局观”也时时教导着他不因一时的得失大喜大悲。


(左二为李冠豪)


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这四年,是乘风破浪的四年。在完成一定的个人积累后,他投身于竞赛之中。团队成员历时三年走遍浙江全省,针对农户、银行和基层自治组织三方进行了152人次深入的访谈。在访谈与调研的过程中,他调整思路重写文稿、逐字逐句核对勘误、不同地区奔波调研。

  “唯有尝试与坚持,才有成功的可能。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距离,不迈开双腿,也无法抵达。”

  在调研初期,他们对所做的金融产品的运行机理、基层自治组织的运作模式等细节问题并未完全了解,但这些细节往往是项目的亮点,最终决定项目成败。通过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发现这款金融产品并非在每个地区的使用率都非常高,与前期收集到的信息(较高的用信比率)存在差异。这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完善地去思考问题,通过结合不同村庄的特点,因地制宜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方案。他们通过一次次调研和查阅书籍文献,将实地调研与资料文献相结合,最终总结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与农村普惠金融实现双向互动的新路径。

  从金融创新大赛到挑战杯,1000多个日夜,是学习和竞赛的双重磨炼。他携手良师益友变得更加勇敢坚毅,斩获第十七届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二等奖、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一等奖、浙江省“杭州银行杯”金融创新大赛省级三等奖等奖项。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大三暑假,他参与了学院推荐的德国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的暑期交换项目,共参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两个实习项目,成功进入FS国际咨询服务部发展金融咨询人才储备库。

  在参与的实习项目中,他们作为金融咨询顾问团队完成提供技术支持(TA)的任务,工作主要侧重于通过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加强风险管理(制定创新的融资战略和产品研发,例如开发信用评分系统、发展和加强和企业之间的伙伴关系等),进行团队的管理与领导训练,构建环境与社会管理系统。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团队以期实现提高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提供长期融资的能力。

  “我在一次次与困难的斗争中,学会变得坚韧,能够逐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项目进行时,他不断挖掘自身理论知识的提升空间,同时发现由于影响因素不同,理论和实际的结论往往存在相悖的情况。比如在斯里兰卡的项目中,需要建立金融平台以控制风险。在初期,他直接套用了目前中国的银行尝试的方案,但在检验中发现其实际适用性较低。之后,他们小组综合考虑了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条件,在调查了当地目前尝试的方案以及其施行可行性后,再次给出了新的方案,大大提升了落地的有效性。


  “阳光”“勤奋”“自律”这三个词正是这个优秀的男孩最合适的形容词。在商大的学习时光是他青春中弥足珍贵的记忆,他十分感恩学校、学院的老师、同学、锴哥、可奕姐和挑战杯团队队友及指导老师,尤其是泰隆金融学院提供的高质量实践平台和国际交流平台。如今,他已成功推免至浙江大学攻读金融硕士学位,期待他更精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