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校友风采展示|19级毕业生李承霖:怀揣“松弛感”,按部就班,就是伟大
发布日期:2025-03-17 供稿人:王寿铭 浏览次数:416
姓名:李承霖
班级:普惠金融1901班
绩点(加权平均分):2.83(78.25)
报考院校及专业:上海财经大学保险专硕
初试科目及分数:总分385=政治67+英二81+数三136+保险专业基础101
初试排名:10/20
复试情况:分数线368,共20人进入复试,初复试成绩占比组成6:4,最后统招16人
复试分数:83.44
综合成绩:79.58
综合排名:未公布
最后录取专业:金融学院保险专硕
选择考研的原因
我梦想中的工作是做行业研究,我从各方面了解到,证券行业研究岗的对学历要求较高,因此我选择了考研追梦。
如何选择院校
选择学校我认为要考虑两点,首先是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你想要去做什么,要完成这个目标最低要求是啥?对我来说我未来的目标最低标准是能进入江浙沪某家银行的总行工作,通过在校招的咨询了解,大部分银行总行管培生的最低要求必须要一个211的硕士学历,并且最好是江浙沪的。
其次是你喜欢和擅长什么?对我来说,我的专业课成绩并不好,对于金融学的核心课程兴趣不高,但是对于微观经济学非常喜欢。我数学基础还不错,计算能力还可以,这是我在考研时能领先别人的优势,所以我在择校时只考虑了数三的学校和专业。在前期的信息准备中,我发现了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专业课着重考察考生的计算能力,试卷150分有120分的客观题,并且金融学院的保险专硕考察40%的经济学,40%保险学,20%金融学,又是符合我兴趣的专业课。另外根据毕业生去向统计,上财保险专硕的毕业生与金融专硕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差无几,我咨询了头部投行的从业人员发现在招聘入职时着重看的是研究生院校,并不区别对待金融大类研究生的专业。于是综合考虑之下,我选择了保险专硕。
初试备考经验
初试总的来说就是两点,坚持和总结。
何为坚持,顾名思义就是从你决定要考研开始,你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要有一战成硕的决心。考研是这将近一年里最重要的事情,你的早起晚睡是为了考研,你的每周休息也是为了能够让休息完的你更加高效。既然决定考研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因为在这个内卷的时代,你无法知晓今年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你也不知道他们有多努力。能否上岸看的是你的排名,今年财大a组金融专硕四百分没进复试的人很多,去年a组分数线才381,400分的分数可以排到专业前50%。但今年整体国家线下降,400分都进不了复试。永远记住一点,在考研中努力永远不够。
其次是总结,总结包含了很多含义,一个是对自己学习方法的总结,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方法,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各种经验贴的推荐来得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高效地进行学习。在备考初期,找一个好的“交通工具”比你疯狂地“竞走”更有效。另一个是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总结,可以寻找一个研友交流学习经验、进度,或者是跟着视频网站的考研规划博主,实时搜集信息,对比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定期的复盘能够让你更加放心地去学习,不断给你正反馈,以免在枯燥的备考学习中丧失动力。
复试备考经验
复试主要是信息搜集,你需要去找上岸的学长学姐咨询,考研院校的着重点,复试有无笔试和笔试的考试范围,复试面试的打分细则,是否需要主动联系导师,是否有官方公布的复试真题或学长学姐回忆版复试题,然后根据这些资料反复背诵,进行模拟问答和模拟复试。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我认为,考研是相对公平的一次考试,大部分人的起点都差不多,老师也都是网络教师,张宇、唐迟、肖秀荣。在这场考试中不存在学校师资力量的差异,不存在省份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只有你努力的差异,你信念的差异,你自我认知的差异。我从来不否认努力的重要性,因为它是我们普通人唯一拥有的资本。希望大家都能敢梦敢做,努力触碰到人生的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