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风采展示|严栋卿:多试一试,彩票也有中奖的概率——获得爱丁堡

发布日期:2023-09-06   供稿人:连慧莹   浏览次数:374

基本信


姓名:严栋卿

班级:普惠金融1902

GPA3.81

PTE: 79(76)

IELTS: 7(6)

 

实习经历:泰隆银行(5周)

德国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2周)

 

学生工作:学院团委副书记

班级团支书

校志协对外事务部干事等

 

学术科研:“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等

 

奖励荣誉:省政府奖学金(2次)

校综合一等奖学金(3次)

 

留学机构使用情况:淘宝文书工作室

本校外院学长

 

最终去向:爱丁堡——Planetary health 

 

大学四年回顾

 

大一:在学院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校志协对外事务部干事;大一下在同学的带领下参加“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大二:参加小微实践调研;继续在学院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继续参加“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大三:担任班级团支书;准备考研。

大四上:准备考研并在10月开始留学材料的准备;考研后参加德国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ICEP项目,加申院校。



选校及申请准备


1. 科研实习

科研:“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省赛银奖 

实习:泰隆银行杭州分行超级实习生(5周)

德国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ICEP项目(2周)

 

2. 申请方向和选校

选校:

基于绩点尚可,且准备时间较紧张,选择了申请英国为主,香港为辅。在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和就业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选择申请QS排名前100的学校进行申请。

英国递交申请学校有: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杜伦大学;香港为香港城市大学。


申请方向:

QS50,采取本科符合院校要求,有相关经历,双非也有一定机会的学校、学科进行申请。如爱丁堡选择了未来学院的服务设计与管理、循环经济、星球健康;曼大选择了符合list的专业。QS50-100则申请金融等商科强相关专业。

 

3. 背景提升

其实并没有刻意做什么,只是对本科的经历做了梳理,选择了更契合专业的部分写入申请材料。

 

4. 申请方式

淘宝文书+自己DIY文书(找英专学长翻译)。

 


申请季经历(重点)


一、申请材料准备

中英文成绩单、CVPS、两封推荐信、在读证明/学位证明

 

二、申请流程

不管是DIY还是机构辅助,申请都要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留学这件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未来的重大事件上,一定要记住“我们才是最了解自身情况的人,只有自己最靠得住”。

 

(一)主体流程

选校→准备申请材料→递交材料→等待offer

 

1. 选校

 

1)流程:

10月刚开始准备选校时,我联系了学姐给我推荐的“小香猪留学”(一个半DIY留学辅导机构),机构给出了一份定位较为合适的选校方案。但在此之外,我还利用了“指南针留学”(一个APP)对香港和英国的院校、专业进行了解。“指南针留学”的好处就是,会根据国家、榜单排名罗列学校、专业,可以在上面看专业的大致介绍,缩小意向学校、专业范围。

在通过机构方案建议+APP查询后,我再去官网仔细地查看了program description并结合QS排名、投递紧急度选择了布里斯托大学、杜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金融、会计专业进行投递。

在考研结束后,我又加申了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相比之前对专业的精挑细选,我几乎翻遍了爱丁堡大学的专业list,只要是我的背景能申的、我认为自己能读下去的,我都看了一遍,在小红书查询专业录取情况,咨询“小香猪留学”,最后才确定了efi的三个专业。

 

2)建议:

首先,英港院校特别是英国的专业非常多,有精力的同学一定要仔细排查(特别是对top50来说,这种彩票我觉得申到就是赚到)。一是自己想申请的专业大类下,有没有新开的专业,二是有没有比较冷门,看了之后感觉可以试试的专业;

其次,选校主打一个信息差,而且院校会有自己的list,有的公开有的不公开,在选校上面花点小钱是绝对值得的,自己收集list会非常麻烦,而且比较需要经验数据得出自己的定位;

最后,选校大忌:对机构言听计从,首先部分机构会出现pua学生的情况,其次机构推荐的大多是比较热门、常见的专业,这也就意味着申请的人数多,门槛水涨船高;此外,机构有出错的概率,可能会存在今年要求更新,学校已经不在list上;错过递交时间;漏掉部分专业等情况。

 

3)选校心理过程

在选校过程中,我表现出了一定的任性与倾向,没有申UCL、“王爱曼华”中的王和华。从现在回顾来看,这样的策略更像是豪赌,有经济条件的学弟学妹们还是尽量要舍这些申请小钱,去多投一投。

ps:华威的WBS名头很响,申请难度也非常大;布里斯托对绩点的要求卡得非常严,没有到达的话还是谨慎尝试;曼大所有专业的申请都不需要申请费,有精力的话可以多申请;私心里很喜欢杜伦这个学校,24QS的排名也有所提升,值得关注。

基于上述内容,我对选校过程的建议是,利用机构、APP缩小学校、专业范围,在学校官网确认专业信息无误,做下最终决定。


2. 申请材料准备

中英文成绩单、在读证明/学位证明都可以在学活自助打印;比较需要人工的CV我是找外院的同学帮忙中文转成的英文。

两封推荐信和一封PS因为赶时间,在朋友推荐下,购买了tb店铺的文书服务。推荐信不需要变化可以递交多个学校,PS我自己做了一些小的变动然后付费找外院研究生学长进行了翻译(人工智能也是一个很好的翻译工具)。

考研结束后,我申请的爱丁堡大学三个专业都不一样,文书很少有可以大段延续的部分,这三篇文书可以说花费了我比较多的精力。

总的来说英港申请更看重背景(院校+绩点),其次是相关经历,最后才是文书,有些机构确实有过分强调文书重要性的嫌疑。

 

3. 材料递交

 

网申是申请流程里最简单的步骤,考研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我找了学姐和机构帮忙投递,考研结束后我就自己看着小红书教程进行了投递。

内心os:真的很简单,小红书上有视频教程,就是对着官网点点点+传文件就好,中介有些收费还蛮高的。

 

4. 等待offer

等待offer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一个很焦虑的过程(我是因为考研成绩没出+在忙其它事情所以没啥感觉)。这个焦虑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让自己忙起来,10-12月可以继续刷语言、GMAT/GRE,提升自己的背景,1-3月可以关注有没有新出的专业,给学校发邮件提出自己对program的疑问,或者有重大材料可以补交的,向学校提出申请。

收到offer后,部分专业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交deposit,我个人的建议是除非梦校,其它的都可以拖到最后一星期,没有更好offer出现的情况下,选择交押金或者发邮件联系学校,用合理理由请求学校延迟deposit交付时间。

内心os:个人感觉院校还是很支持申请者提出有思考度的问题,礼貌询问相关事宜的。(如果是官网明明白白写着的内容不建议问)deposit这块也是不要太相信中介,为了省去麻烦她们可能会建议学生先交,其实申请延期、包括退回押金都是有一定的概率成功的(概率取决于院校)。

 

(二)副线(背景提升)

我能够自己撰写文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的经历相对丰富,借助学院给的平台、志愿服务机会参加了很多大型论坛,也有一定的基本功对陌生领域进行探索。英港申请在刚性的指标之外,看重的是经历与专业的契合度,因而不管是实习投递还是文书写作,都应该贴合专业需求,提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独到看法。

 

三、多个offer的选择

首先是学校的qs排名,爱丁堡大学的排名是我收到的offer里最高的,Durham学校、专业都是我喜欢的,但苦于qs,无奈放弃;其次是专业,对我来说,我对专业有很大的包容度,Planetary health这个专业乍一看很奇怪,但在我对爱丁堡大学的环境、专业所在的学院有了一定的了解,认为他的培养方式是我喜欢的,专业也有一定的前景后,就选择了放弃曼大的offer

 


反思&建议

1. 反思

最满意的事肯定是收到了爱丁堡大学的offer;最遗憾的事如果要说是没有再多申请一些top50的发展类专业,我自身也是在收到爱丁堡offer、参加ICEP线上交流项目之后,开始接触ESG、发展金融这个赛道,对它们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2. 建议

对于以考研为主的同学来说,如果把握不大,想一战上岸,又对研究生学历有一定的追求,选择留学作为后路是可取的。时间上可以在暑假期间完成所有材料的准备(一周足够),其它都可以放手交给机构推进。

对于以留学为主的同学来说,大部分的精力都可以用在留学准备上,大三的同学如果想大幅度提高绩点是有一定难度的,不妨通过标化(G和雅思)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头部机构较长时间的实习也会有一定的加分。在申请过程中也要牢记中介仅仅是自己缩小信息差距的工具,仔细把握申请材料的细节,如果在刚性条件准备上已经做到了最大努力,也别忘了招生官也是人,有一定的弹性,有观点、逻辑清晰、与专业精神契合度高的文书说不定就会让招生官眼前一亮。

 

 

高考后选择泰隆金融学院的理由

金融学(小微、普惠金融人才方向)是我经过了较为完备的信息收集与思考后的选择。浙江工商大学的学校口碑、金融学的学科实力在省内都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低于金融学10分左右的分数线也让我有了报考的机会。进入学院学习后,学院独有的课程、师资安排,丰富的奖学金、实践、交流机会都让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