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泰讲堂第四期|何治国教授“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
发布日期:2023-11-15 供稿人:连慧莹 浏览次数:426
2023年11月11日,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著名经济学家何治国教授做客浙江工商大学泰隆金融学院“商泰讲堂”第四期,本次讲堂由浙江工商大学泰隆金融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共同富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何治国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中国的地方债务”的主题演讲,讲堂由泰隆金融学院院长马丹教授主持。
商泰讲堂是浙江工商大学泰隆金融学院创办的高规格、高水平专业讲座,定期邀请国内外学术名家、业界精英,分享理论与实践前沿,为广大师生打造思想盛宴。
讲堂回顾
何治国教授从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四万亿”财政计划出发,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的原因展开了细致的讨论。何教授指出,影子银行在2012年之后的“野蛮生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展期和投资后续融资压力,体现为非银行贷款融资规模的大幅度提升,而这一“副作用”在刺激计划实施之后三至五年的“后四万亿时期”才逐渐显现。利用各省市城投债的发行数据,何教授发现那些在2009年获得了更多超额银行贷款的地区在2012-2015年间也发行了更多的城投债,用以对到期的银行贷款进行展期。同时,利用2009年“四万亿”时各地区地方行政长官在当地的任期长短作为工具变量,研究识别了2009年更多的银行贷款导致了未来更多城投债发行的因果关系。根据何教授的估算,截止2016年末,约2/3的城投债都是被银行表外的理财产品所购买,因此城投债(包括中国整个信用债券市场)可以认为是中国影子银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快速的发展与“后四万亿”时期的地方政府后续融资需求紧密相关。
接着,何教授对美国联邦银行时代的影子银行发展与中国过去5年间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展开了细致的讨论。美国19世纪后半叶的西进运动促进了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而铁路的大量建设离不开金融行业的资金支持。而美国联邦银行业的监管政策较为严格,使得传统的国家性银行无法给新兴的铁路行业提供足够的融资,因此各州之间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管竞争”,鼓励银行家在州内成立资本要求低于联邦要求的州内银行,同时鼓励监管要求更为松散的信托公司的成立,以投资于新兴的风险较高的铁路行业。另一方面,美国19世纪铁路建设的融资需求也促进了美国现代债券市场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到,影子银行的兴起常常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相关,并且能够影响金融市场的发展进程。
最后,何教授指出,地方政府及其关联方应关注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积极发挥市场的力量在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中的作用。立足于金融体系发展的长远视角,“刚性兑付”和政府“隐性担保”的打破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整个经济体市场化程度的加深。
在互动交流环节,在场师生踊跃提问。大家就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政策及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中国债务问题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及逻辑、地方债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何教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回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解答了师生们的疑惑。
商泰讲堂第四期圆满结束,何治国教授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分析讲解,促进了老师同学对中国资本市场和债务市场的思考,对师生们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奠定了基础。
主讲人简介
何治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芝加哥大学Becker Friedman经济研究所中国中心主任,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Fama-Miller中心联席主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教授、研究员,亚洲金融与经济研究局资深教授研究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阿里巴巴公益基金特聘教授。何治国教授现任Review of Asset Pricing Studies执行主编,曾任Journal of Finance 和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的副主编。其研究成果曾获斯隆研究奖(Alfred P.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Brattle Group年度最佳论文奖、Amundi Smith-Breeden年度最佳论文奖、雷曼兄弟杰出金融学研究奖(Lehman Brothers Fellowship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in Finance)等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