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展播丨第四届“悦读·悦青春”征文系列分享(二)

发布日期:2023-12-01   供稿人:连慧莹   浏览次数:402

为鼓励同学们积极阅读,提升个人学习能力,我院举办了第四届“悦读·悦青春”征文比赛,希望能加强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院经过初评和终评,最终评出获奖作品8件,其中三等奖5件,二等奖2件,一等奖1件。

本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进行作品展播哦!

 

叮咚!

重磅作品来袭

三等奖第二期作品展播

show time

 

公平比经济动机更重要

——读《动物精神》有感

普惠金融2201 何佳瑶


“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概念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一次出现,由作者凯恩斯提出。“经济上的不稳定性不但由投机造成,也由人类的本性特点造成”,这是因为自发的乐观情绪是我们积极行动的原因,而这不是由对前景的数学期望值所决定的,我们大多数的决策很可能起源于动物的本能——不是无所事事的冲动、而是一种自发的从事行动。对于凯恩斯而言,他认为经济不好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受到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影响,是人们的悲观情绪以及不合理的激励机制所造就的,客观因素只是原因的一小部分。因为光靠理性或理性选择去解释投资行为是不可行的,毕竞经济前景一直难以捉摸。

动物精神几乎无处不在地发挥作用。个人的动物精神,就是经济社会中支配每个人行为的心理因素,它取决于每个人的习性、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也跟其知识水平、群体中的相对地位等诸多因素相关。因此,一个人做出经济决策,不一定从经济利益最大化出发。而年轻人无疑更容易受到动物精神影响而做出决策。

很多时候我们信奉亚当斯密的“市场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理论,认为效率最高的手段是自由市场经济。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萧条和全球金融危机问题该如何解释?作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了很多传统经济学解释不了的现象。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席勒从信心、公平、腐败欺诈、货币幻觉和故事五个方面来解释动物精神。这五大要素其实就是人性对经济的影响。人是经济生活的主角,而人性中包含的“动物精神”则是人们行动的真实动机。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生来渴望公平,如果我们感受到自己被不公平对待,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抗动机。而有时公平动机比经济动机更重要。人们都有追求公平的倾向,所以在经济活动中公平非常之重要,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动机,总之“公平是一种幸福,不公平是一种侮辱”。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物资缺乏的地方,一个小店能将很多东西卖出非常令人愤怒的价格,当小镇物资不再缺乏时,这家店通常会倒闭,这是由于不公平交易所带来的经济现象。

在此书中,作者将公平定为工资和价格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分别从“公平问题不该受冷落”“公平比经济动机更重要”“人门渴望公平”“公平交换理论”“公平是一种幸福,不公平是一种侮辱”“经济决策者需要考虑公平因素”这几个方面对公平这一动物精神做了细致的分析。

 


在现代企业中,如果一个组织内部出现矛盾冲突,其导火线往往是公平问题,人性中对于不患寡患不均的追求,使得我们总是忽略自己和他们在阅历、教育水平及思维能力上的差异、相反我们会在同事、和上下级之间展开公平对比,进而因为收入和福利等心生不满。这很有可能诱发一个企业的分崩离析。

进一步的,我们就可以去探究失业问题。阿克洛夫和席勒基于人类对于公平感的需要认为,关系(工人之间的关系、工人和老板的关系、工人和企业的关系)对复杂性远比经济学模型解释地复杂,而这会限制老板决定工资水平的自由。而在决定工资时,雇主们还必须考虑到新人的工资对于现有的劳动力队伍的影响,如果工资过低,或者被认为是按照工厂里的争抢顺序不公平地分配的,那么雇员们把企业目标当作他们个人责任的意愿就会降低。

当我们参与到市场经济中时,绝对不是完全理性的,甚至有时是很冲动的;而且我们在参与过程中,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经济动机,还要考虑个人心理动机、社会动机、群体精神等等因素。而这就是《动物精神》想表达的核心:我们不应束缚自己的意识,即“动物精神”,而是应该承认它的重要性,驱动经济、资本市场。

所以在解释经济现象时,我们必须将动物精神考虑其中,注重公平因素带来的影响。而看完这本书,也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自身对整体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性。



寄一缕家国梅香,现一段时代发展

——读《大国大城》有感

普惠金融2202 倪张诗雨


国,意味着邦国和封邑,它保卫着国中的人;城,意味着一方城池,守护着老百姓的信念。这本《大国大城》是在寒假的时候我的导师推荐的,在一开始,我只是抱着能把它读完的心态。但在我慢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倏然发现:在这其中,反映出了很多当代中国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说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这是一本很真实的书,从宏观的角度着手,不断挖掘中国发展背后的故事。同时,这本书中不仅仅有对现实问题的反映,还会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作者自己的见解)。在这本书的最后,本书提到:只有当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区域GDP的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国家竞争力,最终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运用很多丰富华丽的词藻,而是通过简单明了的观点去解释了现代社会如今的发展现状。面对城市化进程非常快的现代社会,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一是要去发挥市场“无形的手”的作用。盲目兴建开发区、园区、新城,却得不到收益,反而会加重债务负担。要实现地区间的平衡,就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西部不具有东部先天的气候、港口等优势,做不到像东部一样快速发展。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愿意进城的农民将其宅基地对应的建设用地指标以市场价格转让给就业所在城市。这个方式看起来很难理解,但其实就是把地转化为资本。这种方式也能够产生增值。它把市场三个基本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进行了合理的配置,使土地能够间接流动;使高技能劳动力流向他们富裕的地方;使资本流向它们稀缺的地方。

二是要运用经济学的平衡定律。价格在供给和需求的作用下,会达到一个均衡价格。城市的人口到了一定的规模,会逐步形成新的平衡。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在一个城市中是互补的,要“以业控人”实则南辕北辙,通过引进高技能劳动者的同时带动更多低技能劳动者,最终会对城市创造能多的消费。



这本书中,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对农民工的描述。作者做了一项研究——有关于大城市农民工的健康损耗度。因为农民工技能低也没有社会关系,所以他们只能从事建筑业、制造业等第二产业,按照世界上大城市的发展规律来看,他们的健康度损耗率应该是最高的,但是实际结果却是他们的健康损耗度很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大城市同样有着中国特色的筛选机制,由于公共服务和户籍制度的歧视,农民工很难享受到城市的医疗政策,而新农合基本都是县级统筹的,转诊手续非常麻烦,最终能一直留在城市的都是健康的农民工。这是一个很现实的例子,也让我切实体会到了如今存在的问题。

这本书在前半部分讲述了中国存在的问题,后半部分又提到了解决的方法。最后,以书信的方式结尾,世界必须是美好的。就让这个愿望,“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大国大城》这本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让我明白在美丽外表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青年人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小微金融:台州历程》有感

普惠金融2202 沈佳


转眼已经学习本专业一学期了,对于小微金融的了解也逐渐深入,特别是在上完“小微金融导论”这门课程后,对它的兴趣也开始泛起。因此,在寒假期间我了解并阅读了这本由赵英杰等人编著的有关台州小微金融发展历程的书籍——《小微金融:台州历程》。本书给我的感悟很深,特别是其中有关泰隆银行的部分,结合上学期在泰隆银行参观时的所见所学,在对小微金融了解更深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学院专业有了更丰富的认识。这本书就讲述了泰隆小微金融从台州生根发展壮大的过程。本书中还介绍了其他两家有名的小微金融机构——台州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以这三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作者对小微金融发展的阐述,对小微金融的实践运用经济金融理论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首先,在书中提到了金融排斥。金融排斥的一个重点就是金融机构和服务的地理指向性,是指社会中那些没有能力融入金融体系,没有能力获得金融服务的群体,这些群体大多是贫穷收入低的家庭或个人,往往被排除在金融服务体系之外。这个现象在资本主义国家极其严重,但是在中国,为人民服务的标签永远贴在共产党的身后。

其次,第二章讲的是台州小微金融的大概发展历程,以泰隆银行为例,在创业期间,泰隆银行主动适应小微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泰隆特色的营销和服务模式,其他两家企业亦是如此,改制为商业银行后都有了各自的特色发展。

之后提到了中国社区银行模式的探索。那么何为社区银行,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的金融发达的国家。其中的社区二字并不指现实意义中的社区,更想表达的是资产规模较小、经营区域也相对较小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

在本书的最后,主要提到了国外小微金融的几种发展模式,同时,还介绍了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小微金融服务。他们的小微金融行业比我们起步更早,发展更好也更成熟,了解学习模仿他们的一些优秀服务方式能够促进小微行业更好发展。

本书对台州小微金融的发展历程做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金融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