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泰普惠金融论坛|智能体如何实现文献综述与科研流程自动化

发布日期:2025-05-12   供稿人:夏连峰   浏览次数:11

2025年5月8日下午2点,西湖大学终身教授、西湖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全球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知名学者张岳应邀出席我院举办的商泰普惠金融论坛,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智能体如何实现文献综述与科研流程自动化”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泰隆金融学院副院长倪禾教授主持,吸引了包括泰隆金融学院在内的多院系师生踊跃参与,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张岳教授以幽默的语言分享了个人科研经历,回顾了从大模型研究转向金融领域的跨界探索,并展示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金融舆情分析、股市预测等场景中的前沿应用。随后,他以“AI如何加速人类科研进程”为核心命题,层层递进,通过四大创新性研究工作的剖析,为听众描绘出一幅AI赋能科研的革新图景。

第一个工作是AI如何帮助文献调研。张教授团队开发了一套基于语言大模型的智能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对文献的反馈(如标记“有用”或“无用”),动态学习用户偏好,大幅提升推荐精准度。该系统通过多智能体协作和强化学习,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已实现论文投稿中稿率超30%,超越人类平均水平。张教授特别提到,团队正将这一模式拓展至生物、化学等学科,未来有望实现跨领域科研自动化,加速科学发现进程。

第二个工作聚焦科研流程自动化。张教授团队构建了“AI科学家”系统,模拟科研全流程——从文献调研、算法设计到实验模拟与论文撰写。该系统通过多智能体协作和强化学习,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已实现论文投稿中稿率超30%,超越人类平均水平。

第三个工作是展示了AI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应用。团队开发的“神农阿尔法”系统,通过统一命名规范、构建知识库与智能问答,解决了中医药命名混乱、古籍解读困难等问题。该系统不仅支持多语言翻译,还引入社区协作机制,推动中医药研究的标准化与国际化。张教授以“青蒿素命名溯源”为例,生动阐释了AI如何助力传统学科焕发新生。

最后,张教授分享了团队在“泛化能力”与“安全性”上的突破性研究。针对大模型“幻觉问题”与数据分布外泛化难题,团队提出了类人推理框架,显著提升模型在未知场景下的稳定性。此外,团队开发的AI文本检测工具,可快速识别23种语言的机器生成内容,准确率超95%,为学术诚信保驾护航。

汇报结束后,张老师热情地邀请参会师生一起互动交流。就“AI在金融文本分析中的幻觉抑制”“跨学科数据壁垒破解”等问题与张教授展开热烈讨论,张岳教授耐心地解答了每一个问题,并分享了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独到见解。讲座不仅为师生搭建了与国际顶尖学者对话的桥梁,更以鲜活案例揭示了AI赋能文科升维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