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伊莲 | 促进产融结合,助力普惠金融
从过去的Bank1.0、Bank2.0,到前几年的Bank3.0,再到现在的Bank4.0,全球银行时代的不断演变与科技快速发展密切相关。金融科技已经扎根在金融领域当中,其影响力不言而喻。通过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信息和通信科技,再利用银行的信息优势,将传统的银行发展模式转变成信息化的金融,这就是金融科技。凭借金融科技,银行可以进一步更新“研发”“生产”“营销”等核心活动,并且不断地降低生产成本。然而金融科技投资仅占全球投资的0.23%,其发展仍然有很大的缺口。如今很多人关注的普惠金融领域,数字化在该领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孟加拉国的普惠金融可谓是典范,孟加拉乡村银行为穷人而服务,对我国发展普惠金融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中高金融科技已经能够做到协助银行来进行商业分析。在笔者看来,国外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已经很智能化了,比如瑞典的“指纹卡片公司”就能做到信用卡上面指纹识别芯片,从而防止金融犯罪。现阶段,网络金融科技的发展蚕食着银行业的传统业务,银行发展面临空前挑战。而金融业也对此作出了反击,中国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平安旗下的陆金所,而美国就是
王茜 | 观点时评:普惠金融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普惠金融与特色产业融合反映了“需求”带动“发展”。这一发展模式具有双向获益、因地制宜的特色,是普惠金融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但如何使融合状态达到最佳、如何规避其中的经济发展风险,是需要我们要在一次次尝试中不断总结和创新的。据广央网报道,1月25日上午,在政协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立足内蒙古的生态保护和特色产业建设,通过“双融”(即融资+融智)双驱动模式,振兴、发展内蒙古奶业。普惠金融与特色产业融合这一现象已十分普遍,在我看来,这一现象的本质就是“需求”带动“发展”。众所周知,“普惠金融”已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热点。虽说普惠金融在05年就已提出,但这一理念真正得以重视是在16年以后。尤其在2020年的G20峰会中,其被列为主要议题之一。普惠金融是从微型信贷与微型金融演化而来的,让我感到有意思的是,其英文直接翻译就是“包容性金融”。而我国经济目前由于金融排斥受到阻碍,需要提高金融的包容性。这就对应了“需求”这一概念。这一“需求”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自古以来,经济一直与政治息息相关。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性
霍港 | 《农村金融学》书评
《农村金融学》书评寒假期间,在图书馆偶然翻到了由何广文老师等人编写的《农村金融学》一书,刚开始本来打着打发时间的心态随意翻翻,没想到在书里发现了一些引人入胜的内容,不知不觉就翻阅到了最后,有种意犹未尽之感,感慨颇多!《农村金融学》主要讲述了以农村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为主线,以农村经济的特点及发展为基础,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观点,对农村金融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主要内容有:农村经济背景、农村金融概述、农村民间金融、农村信用社的制度特征与制度变迁、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农村信用社的联合组织、农村商业金融机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保险、国外农业金融等。该书系统而深刻地介绍了有关农村金融的知识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读者刻画出农村金融的庞大世界,让读者能够直观且清晰地认识到农村金融的意义与价值。所谓金融就是资金融通的意思,而农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即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主要指以信用手段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活动。《农村金融学》一书中农村金融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金融活动是在农村这个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它活动的领域是农村,虽然商业金融是在城市,但其发放
王柯哲 | 农村供应链金融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的过程中,各个参与主体如农户、合作社、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功能性网链,如图1所示,其具体可以分为农产品供应链、生产资料供应链和农村消费品供应链三大链条,下面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图1农村三大供应链金融细分图首先是需求端,金融活水尚未深入“田间地头”,农村资金需求缺口依旧较大:1.农户、合作社需要资金进行土地承包、农机购置、施肥播种;此外,由于农作物的季节性,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花费大量资金用于收购农产品,造成短期现金流压力,而经销商们所保有的大量存货,同样会挤占企业的流动性。2.普通农户在购买大宗生产资料或消费品时往往有分期付款的需求。总结而言,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缺口主要由个体企业资金实力薄弱并存在短期现金流压力,农户分期付款的需求造成。其次是供给端,农村供应链金融供给日益趋向多样化、互联网化:1.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商业银行开展农村供应链金融往往需要依托产业集群条件,通过政府风险基金与农业保险分散信贷风险。2.以当地龙头企业为主体,龙头企业会与合作社、农户签订合同,提供生产资料与技术指导,统一收购与销售
施沐曦 | 卸下“网红”外衣,银行网点还能吸引到青年人吗?
当前,随着年轻人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互联网金融的壮大,加上银行对拓展客户群的长远考虑,银行对青年客群的重视在不断提升,伴之产生的“如何改造面向青年客群的银行网点”是银行将要面对的严峻考验之一。据了解,大多数的银行的银行网点转型着重于“别出心裁”与“投其所好”,将银行网点改造成青年客群感兴趣的“网红网点”,银行网点不仅仅是为客户办理金融业务的线下网点,更具有了书吧、唱吧、影吧、奶茶店等的功能。让人在赞叹银行精准抓住青年客群“追新”心理的同时,也不免担心:这样“花里胡哨”的银行网点真的有通过转型后的网点使银行与青年客群挨得更近,达成更多自己的目的吗?首先,银行年轻客流群近年来流失的原因归根究底是青年客群面对满足自己的金融需求,最先考虑的是——便捷。在这里并不打算花篇章赘述线上线下运营模式的差异与优劣,毕竟线下的优势也是不可否认的。线下网点无论如何的确是不能与线上服务比速度的,却能以线下的高效率让青年客群认识的银行的实力,从而对银行办业务的效率有基本上的认识。由此,银行网点转型的确需要花更多时间思考如何让青年客群体验便捷的金融服务。其次,一味追求成为“网红银行”并不是银行最终目的。必须指
应溢华 |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针对青年客群的银行网点转型
(一)现状分析1.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基层网点是银行经营体制的终端,是直接面对客户的窗口,是经营利润的直接创造者,也是各项政策制度的最终执行单元(吴斌,王敏慎,2020)。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网络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第三方支付、网络保险销售,以及网络小额信贷等多种形式,传统银行的概念正在被颠覆(邱峰,2013)。中国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在2021年1月15日发布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指出,互联网在商业银行开展个人存款业务的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商业银行在实现线下网点的转型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网上银行、网上借贷、手机银行、移动支付、余额宝等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我国蓬勃发展,对当前商业银行的业务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和冲击,因此,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是应对互联网金融影响的必由之路(喻石,罗宁欣,2015)。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共有2790家银行网点关停,青年群体越来越青睐线上金融服务
泰隆金融学院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5月26日晚,我院在经济楼318会议室召开了第二次学
我院举行“颂党恩,跟党走——红色诗歌分享”主题升旗仪式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校 “防诈先锋”校园安全宣讲大赛圆满落幕
为提高同学们的防诈反骗意识,增强应对诈骗的能力,由共青团浙江工商
防诈我先行丨校“防诈先锋”校园安全宣讲大赛初赛成功举办
近期,针对大学生的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为了响应国家防诈骗宣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获得者专访
人物介绍 严栋卿,来自普惠
校运动队队员采访 | 因为热爱 所以精彩
何谓青春?是挑灯夜读的星夜,是满屋书页的芬芳,亦或是运动场上万里
喜报 | 泰隆金融学院学生会荣获校“优秀学生会”荣誉
泰而不骄,融以致远 泰隆金融学院学生会成立于2019年 现有成员二十七人
“Study With TFSer”活动总结|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
为了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同学们充分利用时间学习,院学
我院学生参加学校第十届1911毅行活动
2020年12月26日,学校迎来第十届1911毅行活动,该活动是